老旧小区“焕”新颜 提质改造惠民生

“涂大爷在家呀?你的高龄补贴还没年检,我们统一来上户给你年检一下,来,我给你拍个照......”江西省丰城市剑光街道昌龙社区党支部书记熊蓝走进涂大爷家中,熟悉地与涂大爷两夫妻拉着家常。
家住昌龙社区江南名居小区6楼的涂大爷今年已经90岁了,由于常年卧病在床,行动不便,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,让涂大爷不用跑到社区就能做好各类补贴年检。
“我年纪大了,在家出不了门,多亏熊书记经常都来家里帮忙审核,”涂大爷乐呵呵地说,“我们小区也变化很大,现在环境卫生也搞得比较好,社区有什么事也会上门来征求我们的意见,我们有需要,社区的干部也马上会赶来帮忙。”
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江南名居小区,基础设施老化、配套设施不全、公共空间不足,让居民抱怨连连。但如今,老旧小区改造让这里完全变了样,这一切都归功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初心——居民们的“微心愿”被纳入的改造蓝图里。当400多户居民在这本意见收集簿里签下名字时,这场“改什么、怎么改”的民主决策,让老楼、老小区焕发了新生机。
“在老旧小区改造开展过程中,我们每一家都上门征求了意见,而且是居民提出需要改什么。”熊蓝拿出了厚厚的一本意见收集簿,“交流的多了,也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,居民也更愿意配合社区的工作了。”
“我提出的要求是小区路面要平整,他们就重点对路面进行了全部改造。”社区居民范先生表示,在他提出了自己的“微心愿”后,社区认真收集汇总到了意见收集簿,并重点对小区路面进行了全部改造,现在路面干净平整,健身设施区域还铺设了沥青。
“我们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,组织人员挨家挨户走访,收集居民的心愿和建议,协商拟定改造内容,量身定制“一小区一策”方案。”丰城市剑光街道党委书记卢凯说。
改造之路,民意为先。“老旧改”不是简单的改造,而是一场以民心为导向的城市变革。如今,剑光街道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旧貌换新颜,路面平整、生活设施配套齐全。
“我们街道总的有59个老旧小区改造,涉及到的住户有12000余户,涉及到的面积有131万平方米,有更多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了优质、便捷的服务。”卢凯说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